点击量:    时间:2018-09-04 00:00:00


作者:李明慧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我校,每年新生入学都需要做一次心理普查,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此项普查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在校老师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普查的结果有助于辅导员了解新生在入学时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可以尽早地与这一类学生接触,予以干预,防止一些恶性事件的爆发。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发现心理普查筛选出来的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可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但同时我发现,此项心理普查在筛查后,高校在是否有效介入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介入的时效性

         新生心理普查是针对全校新生的一项普查,普查学生数量大。以我校新生为例,我校共13个学院,若估算每个学院存在心理危机的新生有5人,那么13个学院,则有65人。当学校心理咨询室师资配备不足或心理辅导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时,这些存在心理危机的新生则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从而使得这一项普查的意义降低。

二、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性

         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老师,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参与者。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众多,目前国家对辅导员专业背景没有设立特定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辅导员都不是心理学专业背景,他们掌握了一些谈心谈话的技巧,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的心理问题他们则无法解决,他们对于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辅导员在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性问题应该是未来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点。

三、专业辅导老师的数量

         现如今的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服务于全校学生。然而,这样的心理咨询室里的心理辅导老师基本上都不超过十名,专业辅导老师的数量远跟不上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数量。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老师,除了心理咨询工作以为,还有承担学校相关心理课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关的行政任务。当专业的辅导老师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时,就会产生以上所谈及到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效性问题。在学院下,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基本由辅导员补上,然而一线辅导员做心理辅导工作则存在以上所谈及到的专业性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确受到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关注,但其相关配套的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上一篇: 作茧自缚 破茧成蝶 ——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 How to Use LinkedIn to Job Search

2023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布莱恩特项目
粤ICP备05063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