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点击量:    时间:2022-03-25 10:55:04


Peter Anderson

布莱恩特项目经济学助理教授。

牛津大学经济史学博士,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硕士。


    走在求是楼的走廊里,你很难不被一个身高近两米的、身姿挺拔的外教所吸引,他就是于2021年加入布莱恩特项目的经济学助理教授Peter Anderson。课堂上有魅力,课下随和近人,有学生亲切地称他为“三高”教授。当然,Peter的“高”不仅在于身高和颜值,还在于他的学历。他毕业于世界顶级学府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史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于英国G5大学之一的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Peter本科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小型文理学院,当时他的专业并不是经济而是历史。本科毕业后他获得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学期的机会,并在当时对经济学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eter表示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帮助他提高了做学术研究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对他之后的学术工作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来到布莱恩特项目之前,Peter在中国拥有多年教学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段是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任教。除了教学,Peter的很多时间都用来做学术研究,他曾在业界标杆的经济史学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正在进行的两项课题一个是关于风险与报酬的学术研究,另一个则是关于他博士研究课题延伸——讨论劳动市场与劳资关系。

    布莱恩特项目的学生在主修会计学的情况下需要辅修经济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学本来就是一门具有挑战的学科,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We do a lot of counterfactual thought我们会做许多反事实的思考。”  Peter举例说到:例如我们要思考“我没做的事情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中央银行作出另一个选择会发生什么?” 这种反事实的思考方式是Peter想要教给学生们的一种思维技巧,一旦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技巧再结合一些理论,就会成为一种新的、卓有成效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数学是难点,Peter认为如果擅长数学确实会对经济学有所帮助。数学也并不是他自己的强项,然而一旦学会如何在学科中利用数学语言思维,学生们就会开始欣赏运用数学的逻辑。

    对于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并想要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攻读经济学的同学,Peter给出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想学纯经济学,那么确保你有数学和统计学的良好基础。他还建议学生们多了解其他包含经济学的课程,但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对于像他这样受过历史研究训练但又真正喜欢经济学的人来说,经济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那些想要在研究生院运用经济学知识,但又不想走纯经济学路线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等可以是另一个选择。他建议每个学生,要确保对将要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明确它对之后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和往常一样,任何学生都需要权衡每个选择的成本和收益。


撰稿:何浔子

复审:邓海天

终审:肖艳光



上一篇: 布莱恩特项目副教授刘红为你解读本学期“爆款”讲座UPTOP

下一篇: 机器人教授--布莱恩特项目人工智能“Virtual George”全天候加持教学

2023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布莱恩特项目
粤ICP备05063448号